您好,欢迎访问连云港师专二附小教育集团官方网站!
文明上网
 
首页 - 课程基地
连云港市师专二附小“童化数学”课程基地申报
时间:2014-05-07 访问量:

附件2:

 

 

 

连云港市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

申 报 表

 

 

 

 

 

 

 

申报单位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项目名称    小学“童化数学”课程基地              

联系电话    85437161                              

电子邮箱    sunwei91210@126_COM                   

申报日期     2013.5.6                             

 

 

一、学校基本情况和特色优势

一、学校基本情况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是江苏省政府首批命名的省级实验小学,始建于1927年,至今已有近80多年历史。学校占地面积21586平方米,建筑面积11498平方米;有教学楼、科艺楼、办公楼、综合教室,内设电脑室、制作室、语音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实验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阶梯教室等专用教室和闭路电视系统。多年来,学校陆续被评为“省现代化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全国重点科研课题实验学校”、“全国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实验工作先进集体”、“市数学学科研究基地和数学学科研究基地”……

二、学校特色优势

(一)独特的教学主张彰显了我校数学学科的教学优势

多年来,学校的“师徒结对工程”、“智贤悦读书社”和“青蓝工程”培养出了大批优秀青年教师。他们依托附小丰厚的人文底蕴,在自觉自省中逐渐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转变,慢慢地形成了个性化教学风格,初步拥有了自己的教学主张。比如:孙伟副校长的“对话数学”、孟庆甲主任的“智慧数学”、教科室穆传慧副主任的“博弈数学”、陶士梅老师的“全维数学”教学主张等都在一定意义上显现出了名牌老校焕发的新内涵,同时也彰显了我校数学学科的教学优势。

(二)丰硕的教研成果,为数学课程的实施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在学校“人人有课题,个个能研究,师师有特色,年年出成果”的良好氛围中,许多教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从“九五”到“十一五”期间,我校各学科积极申报了多个省、市级立项课题,其中《小学创新性教学模式的研究》获省“十五”中期课题评比二等奖;更为可喜的是在连云港市“十一五”教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中,就有4位数学老师的成果荣获“特别成果奖”和“优秀成果奖”。据不完全统计,在省“教海探航”、 省“师陶杯”论文评比中20余篇论文获得一、二等奖。每年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丰硕的教研成果,为数学课程的实施已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三)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数学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校现有49个教学班,2747名学生,在职教师136人,硕士1人,大学本科学历113人,大学专科学历19人。其中数学学科中包括:中学高级教师4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6人,省级教坛明星1人,省课程改革先进个人1人、市“港城名师”1人、市名教师1人、市“333”学科带头人3人,市百名教学能手2人、市“333”骨干教师6人、市数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6人、省优质课比赛一、二等奖9人。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数学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项目基础及目标内容

一、项目基础

1.设备基础

目前我校拥有教学楼、科艺楼、办公楼、综合教室,内设电脑室、制作室、语音室、多媒体网络教室、计算机电子阅览室,电子白板教室,阅览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和闭路电视系统。学校还拥有各类图书几万册,去年已评为“中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为基地的教研活动能够得以顺利开展提供了大舞台。

2.人才基础

本校有数学教师32人,35岁以下教师占50%,高级职称4人。仅数学学科就拥有连云港市“港城名师”1人,市“333”学科带头人3人,市百名教学能手2人,市“333”骨干教师6人,市数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6人,省优质课比赛一、二等奖9人,市教学先进个人6人。为基地开展活动提供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基础。

3.功能基础

本校已经是江苏省政府首批命名的省级实验小学、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全国重点科研课题实验学校、全国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数学学科研究基地。学校还成立了智贤阅读书社,并且开设了“趣味数学”、“童话数学”、“游戏数学”等数学兴趣小组,这些都为小学数学课程基地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依托“智贤文化”,打造“童化数学”课堂,加强小学数学课程基地建设,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基础。通过“童化”数学课程基地研究,使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特色更鲜明;数学要走向儿童,为了儿童,发展儿童,以其独特的魅力召唤着儿童,以其生动的内容吸引儿童,让数学学习过程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无限童趣。

(二)分目标

1.将小学“童化数学”课程基地建设成为全市数学学科课程改革实验中心

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理念,以“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为全市数学学科教学提供实验和借鉴。

2.将小学“童化数学”课程基地建设成为全市数学学科课程资源中心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的思路,加强学习科研型团队建设,探索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实践经验,为全市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提供示范;搜集整理教学资料、提供网上交流平台、为全市提供共享资源。

3.将小学“童化数学”课程基地建设成为全市数学学科教学交流中心

积极承担市级学科研讨活动、加强数学学科调研工作,开展市内学科教学质量动态分析,为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起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三、项目创意及效能分析

一、创意理论支撑

一是儿童立场理论,促进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该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立场。好的教育一定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无论何种教育,归根结底只有通过儿童的自身的选择与建构,才有可能真正促成儿童发展的现实。实施童化数学,就要站在儿童的立场研究教材、选择教法、既要尊重儿童思维,更要尊重数学知识的本质。

二是新课程“三本理论”,即教育思想是以人为本,教与学关系以学为本,师生关系以生为本。

二、建设创意

1.创建“苏派数学特级教师展馆”、“数学模型馆”“数学专用室”、“古代数学经典题”等学习活动场所,提供探究性学习平台,拓展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

2.注重学生多样化的探究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等活动中获得经历和体验。

3.丰富实践课程和网络课程资源,改建图书室、阅览室,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需要。

4.完善课程文化展示区,扩充校园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三、建设内容

(一)创设具有“童化数学”特色的教学环境

构建教师团队发展专业平台,形成以名师经营基地、以基地促进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的教育教学格局。学校目前已经建设了:智贤文化舞台——童心大舞台、童心园、秋实书苑文化长廊,并将主要创建:苏派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教育展馆、数学专用教室、数学教学模型馆——以教材中几何图形为主、古代数学经典题长廊等景观,供师生欣赏、实践,浸润其中,体味“童化数学”的魅力。

(二)突出以核心教学内容“空间与图形的基本问题”为主的模型建构

丰富直观物质型模型,在现有的教室、阅览室、图书室、挂图等基础上,配置完善电教设备,改造录播室、特长展示室等。利用网络教室平台,丰富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积极搭建与数学教学相关的展示平台,集成特级教师引领示范课录相、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优质课比赛、成果展示等内容。

(三)建设促进“儿童学习自觉”的互动平台

大力实施“建构式生态课堂”背景下的“童化数学”课堂教学,利用数学专用室、网络教室平台,让学生在充满童趣、富含挑战性、快乐性数学学习环境中,自觉学习,共同提高。建成以教材中几何图形为主数学模型馆、古代数学经典题长廊等,为学生提供实验、搜集处理信息、实践体验的平台。充分利用校本资源、网络资源、社会资源,形成家长、学校、社会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四)开发具“童趣性、自助性”童化数学的课程资源

深入挖掘个性化课程资源,精心创建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拟编写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每单元的共64个“你知道吗”为主要选材的——小学“童化数学”系列课程校本教材,即《童化数学》(启蒙篇)、《童化数学》(成长篇)、《童化数学》(快乐篇)一套6本。为师生提供实践、体验、探究的平台,为师生的实践创新和研究性学习提供支撑,为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

(五)构建以“探究儿童思维对话”为方向的教师专业成长中心

课程基地的建设、使用、管理的过程将以“探究儿童课堂的思维对话”为主要方向,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基地聘请的专家团队将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市“333工程”首批学科带头人孙伟副校长为首、市“港城名师”孟庆甲为辅的数学学科优秀团队、小学数学科研基地都设在我校课程基地中,更将为我校教师的成长搭建高起点的平台。

(六)形成以学生“自觉体验”为主的学习路径

小学“童化数学”课程基地突出多样化的数学创新实践,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动手操作实践和创新研究等方式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和基本的数学思想。让教学实验、创新试验、研究性学习、网络学习将成为学生实践创新学习的路径。

四、效能分析

(一)促进学生成长

基地将拓宽学生学习、研究、体验、感悟的平台,以童话数学、游戏数学、活动数学为中心,以班级化、小组化、个性化项目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学科思想、学科思维、学科素养为目的,整合教育资源和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推动队伍建设

基地创设的“童化课堂”为师生发展而教,为师生发展而学,进一步推动数学教研组提升专业素质,并向多学科渗透,吸收多学科教师参与基地建设。

(三)形成学校特色

基地正成为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心、课程设施资源中心、问题探索研究中心、天赋特长体验中心、拔尖人才培养中心、生活技能教育中心,促进学校高位发展,特色发展。

 

 

四、项目保障、社会支持及时序进度

一、项目保障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小学“童化数学”课程基地建设工作小组,由分管副校长孙伟任组长,港城名师孟庆甲、中学高级教师教导处主任张继多为副组长,学科教研组长、图书馆负责人、各备课组长为成员。工作小组着重完成基地建设的规划及工作协调,工作小组应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对基地建设工作作出部署,并将建设内容列入学校总体工作。

2.学校有科学的课程管理机制。学校在课程建设、师资配备、设备配置等多个方面给予倾斜。目前学校有专门阅览室,图书室,并且配置了语音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白板等一整套的先进教学设施。

3.师资队伍建设有保障。学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数学教师32人,35岁以下教师占50%,高级职称4人。数学学科拥有连云港市“港城名师”1人,市“333”学科带头人3人,市百名教学能手2人,市“333”骨干教师6人,市数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6人,省优质课比赛一、二等奖9人,市教学先进个人6人。为基地开展活动提供了坚实地师支力量基础。

4.信息保障  

(1)由学校每学期安排本学科教师外出学习,及时了解外地数学学科教改科研信息,以促进本校学科教研工作的开展。

(2)聘请市教研员及有关专家为本校特邀顾问,定期邀请他们来校参加学科专题活动并给予指导,提供信息。

(3)加强和兄弟学校的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共同促进。

5.经费保障

(1)学校给予财力、物力、人力的全面支持。

(2)请求市教育局、市教研室在学科教研经费中给予支持。

二、社会支持

1.本校为市教研室小学数学实验基地,市教研室经常组织省、市级教科研人员帮助课程基地制定发展规划,提炼和适度推介课程实施经验。

2.课程设计的支撑由连云港师专作后盾。

3.本校与灌南、开发区、东海等兄弟学校结对,数学教研活动得到了县、区教研室和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

4.本校于2009年托管海州区车站小学,在海州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数学教科研活动得到了深入地开展。

三、时序进度

1.准备阶段:明确研究建设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制定计划,确定研究方式,项目组成员分工及其他一些前期准备工作,收集资料。

2.具体实施阶段:

①运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法,总结前阶段的研究工作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问题,改进策略,进入全面研究阶段,深入展开各项研究工作。

②运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研究成果,认真梳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形势发展和学生实际状况,进一步深入研究。

3.总结阶段:汇编成果集;撰写项目建设总结报告等。

 

五、申报意见

校内组织申报情况及申报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县、区教育局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市教育局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3:

 直属(县、区)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项目推荐汇总表

 

序号

学段

申报学校

项目名称

负责人

1

小学

师专二附小

 小学“童化数学”

课程基地

孙伟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