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学生们正在用桌上的水和食盐做着实验。这些实验都是他们自由想象出来的,我安排了10分钟的时间,试图让他们去发现一些什么。教室的安静很快被打破了:“我发现了,食盐不再溶解,沉在下面。”“我放了很多的盐(食盐),看,水变得白了。”“我把水里的盐(食盐)捞了出来,它们变得软了。”孩子们兴奋起来,忙着尝试其它的做法。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我开始让大家交流所得。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大致地涉及了一些食盐水的基本特性:食盐水中食盐含量达到一定程度,食盐便无法再溶解;食盐水是咸的:食盐水是没有颜色的;食盐水是白色的……“到底食盐水是什么颜色的?”我问。“是白的!”“不,应该是透明的!”争执并不能解决问题,我适时提出要求:“你们怎么证明?”他们立刻就开始做了。在大家的注视下,问题很快明朗化了:“食盐不能再被溶解的情况下,液体(水)才变白。”“那么,怎么会变白的呢?”“那是食盐(颗粒)漂浮在水中。”“还有,搅动了以后有气泡。”
基于孩子们已经对食盐水有了这些认识,我决定将他们的探究引向进一步认识食盐水的性质。“一杯食盐水,一杯清水,看起来都是无色透明的,你有什么办法区分它们吗?”我将问题挂了出来。
“尝一尝!”几乎在话音刚落的同时,孩子们齐声回答我。我不否认这是一个方法,将它写在了黑板上。“这个办法是不行的。”一个声音响起来,大家全都将头转向那个男孩,不少同学面露惊讶地看着他。“因为你不知道这个水能不能喝,也许是很脏的水呢?”他的声音有些弱,但语气还是很肯定。在静了一下之后,“对的呀,是不能随便喝。”“哎,是的。”同学们大都赞同他的观点。我发现那个孩子松了口气,笑了。“那么,还有什么办法呢:”大家讨论了一下,办法出来了:“晒干或者烧干两杯水,有白色食盐小颗粒出现的是食盐水。”“往里面放红墨水,可以分出来。”“改变水的温度。”“把胡萝卜的皮切掉,放进去。”“往里面再加食盐。”“称重量。”“观察它们的浮力。”“把它们放进冰箱。”“用鼻子闻。”“手上有个伤口,可以弄点水上去,食盐水会使伤口疼。”“把手指伸进去,皮会皱。”“敲杯子。”“倒热水。”“把鸡蛋打开,把蛋黄和蛋清放进去。”“用两种水作画,食盐水画干了后会有白色的图案。”……
在这些方法中、除了“手上有个伤口,可以弄点水上去,食盐水会使伤口疼。”这个主意被大家认为不安全,不能采用外,其他的,学生们都表示出强烈的兴趣。
“我们怎么才能证明这些方法有效呢?”我请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来证明。大家讨论了实验方案,将需要的实验用品分别记录了下来。
第二天,实验开始了。
孩子们领取了他们需要的实验用品。分组开始证明假设的方法是有效的。
有几组的实验进行得很顺利。
“晒干或者烧干两杯水,有白色食盐小颗粒出现的是食盐水。”孩子们从两杯液体中各取了些,放在小铝碗里,拿到太阳下晒,过了很久,也没有能看出有什么不同。“那要等到什么时候的?”他们有点发愁了。“取得太多,滴几滴就够了。”“两种液体应该取一样多吗?”我提醒道。这一次,他们很快发现其中一个碗的碗沿上有白色的颗粒出现了,欣喜若狂。他们用图画记录下了实验的过程和效果,还特意将那次失败的尝试记了下来。“你们从失败里得到了启发,真是太好了。”我也欣喜不已。从他们自豪的眼神里,我知道他们已经懂得失败得来的收获同样值得自豪。
有些组的实验则远远没有他们来得顺利。
“往里面放红墨水,可以分出来。”红墨水放进去了,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再放!”显然他们不愿意得到这样的结果。可红墨水越多,越看不出有什么不同。“还是放少一些吧”于是,重新开始,“滴的红墨水是否应该一样多?”我又提醒道。他们仔细地观察,发现红墨水每次散开的样子不同。“但还是说明不了哪杯是食盐水啊!”他们急了,有些垂头丧气。“你们的实验给你们什么收获呢?”我问。“没有收获!”大家显然觉得很是丧气。“真的没有吗?你们比实验前知道得多了,不是吗?“我笑着说,“快把你们的发现记下来啊,别人可能还不知道。”听我这么说,他们又高兴起来。于是仔仔细细地将情况记录下来,还将红墨水在水中扩散的样子描述了一番。“红墨水没有能区分食盐水和清水。”他们写道。“会不会有什么情况没有考虑到呢?”我进一步提醒他们,希望能激发他们继续研究下去。
“改变水的温度。”“把它们放进冰箱。”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这个实验是在家里进行的。孩子们带来的结论是:没有发现在冰箱时两种液体有区别。加热则能看到结晶出现。“你们是怎么做的?”我让他们说明做法。在他们叙述中,我们发现他们没有定时观测和记录,因此就无法发现两杯液体的变化了。“大家说说,有没有什么建议?”孩子们也发现了那一点。终于有孩子提了出来:“你们可以过一会就看一次。”“过多久呢?”“10分钟”“1分钟”……“让我们来试试吧!”我建议。
“把胡萝卜的皮切掉,放进去。”孩子们想到的是腌萝卜。自然在短短的一节课中是无法完成的,孩子们注意到了需要许多时间,于是,这个实验的时间被决定延长,但他们忽视了食盐的多少对结果的影响。我什么也没有说,让他们自己去研究、发现吧。
“观察它们的浮力。”由于食盐的浓度不够,也差点以失败告终,我提醒并引导他们考虑食盐的浓度的问题。改变了原先的实验方案——先分别加上相同量的食盐,再观察浮力变化。而且拿什么东西来测试浮力,他们也动了不少脑筋,从鸡蛋(太大)到小团橡皮泥,试了不少呢。
同样的,“用鼻子闻。”“把手指伸进去,皮会皱。”“把鸡蛋打开,把蛋黄和蛋清放进去。”“敲杯子。”(重量不同,发出的声音也应不同。)上述实验也在经历了一些挫折后留给了孩子们属于自己的收获。而“往里面再加食盐。”“称重量。”“用两种液体作画,食盐水画干了后会有白色的图案。”等更让学生在成功的快乐中拥抱了科学,建构了知识。
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孩子们的所得超出我的估计。他们在实验中体验、触及的知识包括了食盐水的浮力、食盐析现象、蒸发、饱和溶液等等,而对实验本身,他们领悟到的更具价值:孩子们考虑了实验的条件问题、意识到了观测中记录的重要性……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学生自己获得的、他们正在建构着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方式认识、探究着世界。
孩子知识的构建都不是靠随意性研究能够达成的,最最重要的是把探究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帮助孩子构建新知识。在做中学课堂上,虽然知识由学生自主构建,但教师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绝少不了。而这种引领又有别于以往的知识传授,以前做科学实验多是让孩子验证老师准备传授的知识,而现在,是老师千方百计促使学生自己观察思考,自己构建知识。教师对每一个设想,都必须投入十分的关注。给每个学生尊重和平等的进一步实践验证构想的机会。当学生提出他的构想的时候,我们要无条件地相信他会有所收获。
做中学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情绪的关注比对他实验成功与否的关注更为重要,作为教师,只有明白评价的主题是了解学生知道了什么,而不是还有哪些不知道,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关注差异,关注失败”。
“做中学”课程使幼儿亲历探究自然的奥秘,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交流的过程中,提倡一种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与交流的全新学习方式。孩子们带着问题走入活动,带着问题离开。这恰恰是“做中学”成功的地方——引发不断探索的兴趣和愿望。
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曹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