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中学”小学科学教育模式,是运用西方“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指导当前的小学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它共分五个环节,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动手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延伸。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充分的活动、思考的时间,给学生表现机会,相信学生能行。
主题词:做中学 探究 主体 时间 机会
《新课标》明确规定了小学《科学课》的性质: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科学启蒙教育的主战场。因此,如何把当前的课堂教学和西方先进的科学教育的做法进行融合显得非常有必要。“做中学”是西方科学教育的一种先进的教育手段,于是我运用他们的理念指导科学教育作了一些尝试,构建了“做中学”小学科学教育模式。具体模式如下:
一、提出问题
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是探究发现的第一步,也是探究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因此,提出问题是“做中学”教学中的一个起始环节。问题的产生,应源于学生对某些事实的观察之后,当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现象产生质疑时,问题就产生。研究发现一个合适探究的问题至少具有两个特征:这一问题必须是一个需要学生进行解释并且能够为学生解释的问题;这一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所以,我们老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启发学生自由大胆地提出问题,老师紧扣目标引导学生猜测,如果学生的思路偏离了目标,老师则及时纠编,按着既定的方向展开。例如: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蚂蚁》一课,让学生在课前带上瓶子去捉蚂蚁,课堂上交流捉蚂蚁的情况,使学生明白蚂蚁太小又会乱爬难抓。课堂上先让学生画蚂蚁,发现自己画的蚂蚁和别人的不一样。再让学生提出关于蚂蚁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猜想与假设
在“做中学”小学科学教学模式中,猜想与假设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让学做出猜想和假设,可以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的初步的直观知识和有关的旧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丰富的猜想、判断推理,培养学生定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处理好这一环节,将避免学生思维方向的混乱,为学生自行探究、自行发现打好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应给足时间,让学先写和画自己的假设,再讲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猜想的依据。例如三年级下册《混合身边的物质》一课,在让学生观察完小苏打和醋的特点后,学生提出了要把小苏打和醋混合看看会有什么现象。这时,我让学生先作出假设与猜想。
师:假如我们把小苏打和醋混合后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生1:可能和沙子和豆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小苏打还是小苏打、醋还是醋。
生2:可能小苏打看不见了。因为白糖和开水混合后白糖溶化了看不见了。
生3:可能变成和牛奶那样了。我看见别人泡奶粉时,把奶粉和开水混合后,就变成牛奶那样了,而且奶粉看上去和小苏打差不多。
生4:可能会冒出泡泡,因为我们把泥土放在水里时,会看到泡泡。
生5:……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学生正在利用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小苏打和醋的混合后的现象作出假设,而且都能找出支持的证据。而不是信马由缰的胡思乱想。
三、动手探究
动手探究是“做中学”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如果只让学生猜想,学生的认识最终只是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学生们在提出了各种假设后,最想做的是动手去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时我们应该让学生带着疑问,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做实验。我们没有必要急于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就把答案告诉他们;也没有权利在学生操作之前和操作过程中左右学生的思想,暗示实验的结果,而应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动手做,鼓励学生把观察到的都记录下来。我们只是随机指导,适时的参与,共同探究。提供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和足够的时间。例如:《蚂蚁》一课。学生发现蚂蚁太小隔着瓶子看不清,放在纸上又会乱爬,这样观察起来比较困难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一组这样的材料:糖、放大镜、毛笔、线、瓶盖和放少许水的盆子等,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选择自己需要设计一个观察方法,把蚂蚁观察清楚。这样,学生的思路就被打开,设计了很多的观察方法,然后通过比较找到了自己满意的观察方法。这样,不但让学生观察了蚂蚁的特征,又培养了学生的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我们在引导动手探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动手探究需要时间,更需要计划。科学课的动手探究不是表面的热闹,而是需要精心设计的,需要切合实际的计划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开盲目操作,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浪费宝贵的时间,把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动手探究应注重过程。科学课注重让学生获得体验。动手探究时需要结论但更注重过程。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这些非陈述性的知识,这类目标不是*老师的说教、学生模仿而形成的,而是需要亲历探究的过程,去体验、感悟、内化才能获得。例如《蚂蚁》一课,如果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把蚂蚁放在“小岛”上观察,虽然对蚂蚁身体结构上搞清楚了,但却失去了训练学生解决观察时碰到的困难的绝佳机会,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四、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做中学”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华彩乐章。交流就是将自己探究的结果以口头、书面表达或派代表陈述等多种形式告诉别人、自己或本小组的探究结果。当学生完成动手探究后,我们应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或组内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便于他们更清晰的把探究结果表述出来。让每个想发言的同学都有表述交流的机会,鼓励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我们在组织交流时,要注意以下二个方面。
(一)创设民主氛围,建立交流平台。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受情绪因素的影响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交流的催化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完全放松,全身心投入,才会活跃思维,才敢畅所欲言。首先要提供心理安全,允许学生犯错。法国教育家海伦在报告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老师应允许学生犯错,老师必须尊重孩子犯错误的权利。因为“错”反映的是儿童认识阶段性和递进性,尽管有时“错”的有些离谱,但“正确”正是在对这诸多“错”的辨析、筛选中逐步形成的。因而每一个“错”都是儿童进步的足迹,阻止了他们迈向“错”的脚步,等于阻断了他迈向成功的道路。因此,提供心理安全,允许学生犯错是做好交流的“前提”。其次,要相信学生能说,多给交流的机会。新课标指出:“低估儿童学习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这就要求我们应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给他们更多的机会。不要急于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老师的预设。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不要一有学生说出你想要的现象,马上停止交流,甚至再不允许别的同学发表意见。这样看上去很顺利,实际上学生的思维没有被激发,始终受老师的控制,学生的学习似乎为了老师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他们就像是木偶似任老师摆布,丝毫没有主体性。再次,要采用激励性评价,保护学生的热情。由于学生所学知识有限,考虑问题也不周全,很难把刚接触的科学问题、科学现象,用完整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果用严格、统一的“完美”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发言。那么他们的发言,将是漏洞百出。所以,要想引导学生自行探索科学知识,就要善于理解学生的发言,然后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思维。例如三年级科学《米饭的观察》一课,学生在汇报米变成米饭后的观察情况时,一个学生说:“米饭比米长得胖……”粗一听,好像学生的发言有问题,但仔细一想,“胖”这个词的运用正是学生仔细观察后,用符合他的认知水平的描述,难道一定要用“米变成米饭后胀大了”来描述。我想他的描述只要自己和别人能理解,不要有原则性的错误,都是一种好的描述,应该鼓励。随着他知识水平的提高必定会完善自己的表达的准确性。
(二)要教给交流的方法,提供交流的手段。首先,允许学生用多种手段交流。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有、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论。”这就意味着教师不要硬性规定学生表达探究结果的方式,而是鼓励他们百花齐放,用自己熟悉的、力所能及的、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再次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我们经常看到,在交流中,学生的发言往往只是老师在听,而很难得到其他同学的共鸣或反对。这样就使我们的交流的渠道变得不通畅了,也就很难组织好交流了。要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有不同的见解,要想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人家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或者不完全,要去驳倒别人,这样就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找根据,寻理由。我们的交流才能收到实效。
五、延伸与拓展
延伸与拓展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自主参与探究的能力。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节课是没有办法解决所能探究的问题的。新课标指出:我们不应把上课的铃声当作学习的开始,也不要把下课的铃声当作学习的结束。因此,我们要把在课堂探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和产生的新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不断动手探究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三年级上册《蜗牛》一课,学生探究了蜗牛的食性,组织了蜗牛比赛后,学生对蜗牛产生了兴趣。有些学生提出要继续饲养蜗牛观察它更多的生活习性,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延伸,相信在饲养的过程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关于蜗牛的知识。
总之,“做中学”小学科学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上的,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的基础上获得前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曾宪扬.《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做中学》.《科学课》2003年第1期
2.郁 波.《中国小学科学教育与“Hands-on”方案有关的研究》.《小学自然教学》2001年第7、8期
3.马学军.《探究为本,注重过程》.《小学自然教学》2002年第7、8期
4.《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来自黄岩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