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研室顾长明老师做《科学教育“做中学”的认识与推进》讲座
师专二附小张小勤老师做《还孩子一方“探究”的乐土》汇报交流
课堂场景——会飞的塑料袋
课堂场景——彩色陀螺
课堂场景——彩色陀螺
课堂场景——有魔力的磁针
还孩子一方“探究”的乐土
学校从2002年被省教育厅定为“中德合作促进基础教育项目示范学校”,到2007年省级立项课题《小学综合实践——“动手做”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直至2009年省级“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学校的确立,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中努力实践着。汇报内容分以下三个维度:
一、忆往昔——回眸小学生“动手做”教学策略的研究。
“动手做”是“做中学”教育的起步阶段,其内涵是实践性、主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和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质量观。十年前,提出了“小学生‘动手做’教学策略的研究”的研究专题,构建了有利于发展学生潜能和创造性学习的动手做教学策略的体系。
二、看今朝——亲历小学科学“做中学”实验项目的研究
小学科学“做中学”就是让所有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儿童有机会以符合其年龄特点、认知需要及科学探究规律的方式去亲历探究科学的过程。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逐步走向新的征程:第一,抓住机遇为“做中学”科学教育注入活力。课题组成员先后参加了省、市“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实验研讨会;教育部“国培计划——小学科学学科培训者培训项目”培训活动,不断为“做中学”科学教育注入活力。第二,围绕实验项目的实施生发相关课题研究。2010年4月参加了市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八期立项研究课题暨科学教育项目“做中学”研究课题论证会,《小学科学教育“做中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顺利通过专家组的论证。第三,开发低年级“做中学”科学教育的模块。2009年9月,学校在一年级开设“做中学”课,由专职教师担任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的双重任务。根据《“做中学”内容标准》,借鉴其他省市小学科学教育“做中学”的相关经验,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开发了课程模块。第四,把握中高年级科学课学生探究的有效时机。以特级教师杨兴东为核心的科学教师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紧紧抓住机遇,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有效时机。主要做法有:调节师生关系,呵护学生自主探究的灵性;创设适宜情境,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整合多元学法,拓宽学生自主探究的渠道;走向社会实践,优化学生自主探究的资源。第五,依托校班兴趣小组涉足“做中学”科学教育。在学校原有兴趣小组及特色班正常开设的基础上,为迎接省艺术学校验收又对学校的校班兴趣小组做了统一部署与调整。特色活动始终坚持在“动手做”大理念的指导下,做足科学教育“做中学”的文章。
三、展未来——期盼“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开花结果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从申报至今,学校以课堂为依托,以课题为载体,以项目为航向,本着“做实、做新、做足、做优”的原则,努力将“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朝着健康、向上的角度发展。他们期待“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在学校这片土地开花结果,真正实现“还孩子一方‘探究’的乐土”这一应有的境界。
(摘自连云港市教研通讯 连云港师专二附小 张小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