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002年启动了小学学段的课程改革,2004年启动了初中学段的课程改革,2005年与全省各地一同进入了普通高中学段的课程改革。回顾已经走过的课程改革历程,我们深深感到:新课程的实施与教师的教育素养有着十分紧密地联系,教师教育素养的高低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进程,教师的教育素养也需要齐抓共管,协同培养。
一、充分认识教师教育素养的内涵与形成机制
教育素养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素质与修养,它主要包括教育信仰、教育理念、师德规范、教育能力以及关于教育教学的一般修养。教育素养当然包含了学科的专业素养,但是还不仅于此,它还包含了许多涉及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丰富内容。在教育能力方面还蕴含了教育教学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教育素养是新时期特别是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以前我们对教师的要求主要是体现在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上。因此在实际的教师教育工作中呈显了重视专业教学,轻视教育理论的学习;注重学科知识的完备,轻探究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忽视对教育现象的探究能力的培养;重书本的学习,轻社会实践,尤其是教育实践;重视德育的抽象灌输,轻视教育信仰,教育理想的塑造。
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对教育的本质认识不清,对教师成长的规律认识不清。总是认为学得好就一定能教得好,“名家即名师”。现在看来,这样的教师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尤其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大量事实证明,仅有学科专业知识当不好教师,没有一定的教育实践当不好教师,没有丰厚的教育素养也当不好教师。因为教育需要爱心和责任,它是人对人的劳动,心灵对心灵的碰撞。做一个优秀教师,必须有“上善若水,大爱无疆”的宽阔胸怀,在具体的、细小的教育环节上需要体现爱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教育需要理想和智慧,理想是发展的目标、工作的动力,智慧则是一种创造,一种选择,一种境界;教育还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与兼容,立足校本,保持对教育的敏感和对人的发展的浓厚兴趣,甘于寂寞,做草根式的研究。这些都是教育素养的体现。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仅有学科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的教育素养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既涉及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也涉及到工作单位的人文环境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的教育培训,它与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也密切相关,某些方面甚至与个人的自然禀赋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当前教师教育素养存在的突出性问题:知识面窄、不善学习、不会做研究
目前,我市有普通中小学教师39952人。学历现状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22%、95.83%和82.47%,小学教师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53.39%,初中教师达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36.04%。应该说,中小学教师这一学历现状是“文革”结束后30年不懈努力的结果。我市目前的基础教育也是由这样一支受过专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支撑起来的,离开了这支队伍就无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可言。对此,师范院校功不可没。特别是自实施新课程以来,伴随教师新课程培训力度的加大,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以及教育教学评价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有明显提高。
但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为:一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有学历,但知识面狭窄,教学时照本宣科,缺乏感染力,从而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从教多年却不受学生欢迎。干瘪乏味的课堂教学,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部分教师的教学行为造成了一批厌学者和学业成绩后进生;二是有一部分教师明知自己的教育素养不高,但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知道该读什么书,只会坐在教室里学习,不会在实践中学习,只会应试,不会进修。根本问题是教师不知道应该如何自主学习,如何发展自己。这部分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已逐步落伍;三是不知道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是怎样形成的。实践告诉我们:名师们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是模仿不来的,但许多教师只停留在对名师们的教育风格和特色的机械模仿上,无法学到名师教育教学的真谛,难以取得“真经”。这部分教师仅停留于教书匠状态,难以成为骨干教师或名师;四是不会做研究。现在的教师如果只会教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会做研究。面对新课程改革,必须学会提出问题,会解决问题,会写论文,会做课题。这既是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是我们发现相当多的老师在研究方面的知识很缺乏,能力也比较薄弱,从而影响了自身的发展,教师本人也感到苦恼。
三、对新师资培养及在岗教师培训的建议
(一)、做好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工作。就全日制师范院校而言,必须做好自身的课程改革工作,整合专业课程,扩大选修课程,开设研究性课程,加强教育实践。教师必须有宽厚扎实的学科性知识,它是教师发展的基础,是学有专攻,教书育人的保障,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精神的培养是教育的永恒话题。但是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学应该体现课程改革的新思想、新思维,需要精简课程,改进教法,倡导探究,鼓励互动。进一步调动在校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的为师范生提供研究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筛选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质疑、探究、创造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师范生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各种学习机会,广泛地吸取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热爱文化,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为教育素养的形成打下宽厚的专业基础和创新素质。同时,要从严把握毕业关,决不让一个不合格者走出校门或踏上教师岗位。
师范院校还应当培养师范生的自我发展意识,着力提高师范生的自我发展的能力。自我发展意识是自我发展的动力,也是提高教育素养的重要保障。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历为素材,以新的教育理念为向导,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长时间的思考探究的过程。通过研究,把握学生的学习需要,分析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对自身的学科性知识和教育性知识不断的进行自我诊断,然后进行补充式的学习,以不断提高教育素养。现实告诉我们:尽管中小学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是参加工作后的事。但是,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必须从师范生抓起。学会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自我激励。有了自我发展意识,就意味着有了自我发展的动力,就有可能不断地进行反思,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直至跨入骨干教师或名师的行列。
师范院校还应改进招生工作,增加面试环节。扩大教育硕士的招生数量,改进培养模式,增加优秀一线教师导师的数量。开展教育博士培养的试点。
(二)、加强教育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多年来师范院校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重视不够,教学效果始终不理想,研究成果也不突出,不实用,对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不够。师范生普遍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不重视,不感兴趣,对教育理论掌握的不系统,不全面,不深刻。直接影响了教师教育素养的形成。建议师范院校要高度重视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使之成为师范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和研究领域。认真做好教育实践工作,开展研究性实习,引导师范生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将教育原理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鼓励专家教授深入中小学第一线,为课程开革把脉导航。近年来课程改革的实践还告诉我们,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任务异常艰巨,主要表现为教师中陈旧的教育观、学生观、学习观严重阻碍新课程的实施。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重“形式”轻“实效”,将学生学习的“自主”理解为“自流”,把课堂“对话”理解为“问答”,以及重“感悟”轻“基础”等现象,都反映在岗教师的教育素养远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说明我们在提高教师教育素养方面仍需要做很多工作。对此师范院校是大有可为的。
(三)、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决不仅仅是师范院校的事情,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的中小学也责无旁贷。教师教育素养的培养尤其如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开展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和进修工作,为教师提供理论提升和自我反思的机会。广大的中小学要广泛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有效开展教育沙龙、小课题研究、教育叙事、教育日记、与名师对话等校本研究活动。引导教师走教科研之路,唤醒教师教育研究的热情和信心。为教育素养的持续提升提供不竭的动力。
实践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教育素养的形成,不是单独某一个部门的事情。师范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中小学校、教师本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把这些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各司其责,就会事半功倍,就形成了教师成长的培养链、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应该经常的进行关于教师教育的多层面、多方位的交流与沟通,以形成教师教育的诸多共识。
二00六年十月十九日